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手握大楷毛笔,轻轻蘸了蘸特制的浆糊,笔锋滑过清代地契的破损处,镊子夹起一小块修补纸,轻放在地契上,小刷子将修补纸刷平。山西省古籍文献修复中心的修复师魏清的工作速度很慢,一寸一寸,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2011年10月结束。根据这个《名录》,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其中五十余万册古籍破损严重。山西省图书馆保存的30万册古籍,有10万册亟待修复,而我省专业的古籍...
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2011年10月结束。《名录》显示,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其中50余万册破损严重。山西省图书馆保存的古籍中有10万册亟待修复,而我省专业的古籍文献修复师仅有10名,山西古籍保护已刻不容缓。(太原晚报1月16日)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太原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二者最大依托就是丰富的历史文化,它包括古建、古迹、古籍、古玩等。 但在现实中,许多珍贵古籍没有...
日前,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保护会议,为西安博物院等37个单位颁发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牌匾。 今年6月1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精神,西安博物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悉,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二批全国共有113家单位入选,此次批准38家单位,陕西省入选两家...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广大古籍保护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好古籍保护、抢救工作的同时,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充分挖掘古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果服务于当代社会,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国家宗...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20日在此间举行。中国文化部等部门为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颁证颁牌。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三批 9859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和15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适时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将成为保护并弘扬中华古籍的方式之一。 据介绍,自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中国古籍保护工作取...
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文化部等部门为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颁证颁牌。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三批9859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15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介绍,自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国超过半数的省份开始编纂《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形成中国古籍联合目录的目标...
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古籍文化研究人员在整理从丽江民间收集来的纳西族象形文字书籍。 彝族叙事诗《阿诗玛》、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瀚海中璀璨的明珠。然而,更多并不为人所知的少数民族古籍现状如何?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今天召开的第三...
近日,全国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已公布。这次全国共有2989部古籍入选第三批名单,陕西省35部,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两部入选其中。一部是《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八至九年(1529-1530)南京国子监刻本。另一部是滹南遗老王先生文集四十五卷诗一卷,(金)王若虚撰,清顾氏艺海楼抄本。 该馆此次共申报古籍十六部,均为二级古...
古籍修复专业学生在练习修复古籍。(图片由金陵科技学院提供) 江苏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现有近100万册古籍亟待抢救性修复,这些古籍如果经过“医生”的揭、洗、补、衬、裱,就能奇迹般地恢复原貌。这样的“医生”指的就是古籍修复师。可目前高水准的古籍修复专家还找不到5个!针对这种状况,2004年起国家在江苏、上海、北京开展试点,专门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与南京图书...
王羲之_平安帖 张大千_自画像与黑虎 朱耷_古木双禽 范曾-竹林七贤 唐寅_野亭霭瑞图 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将于2010年11月中旬拉开帷幕,包括中国书画(近1500件)、瓷器工艺品(近1100件)、古籍善本(近300件)、中国油画及雕塑(340余件)、邮品钱币铜镜(近5000件)、珠宝翡翠(近60件)以及首次推出的腕...
《闲居录》是元吾衍的札记,此本为元至正十八年孙道明抄本。 吾衍(1272,一说为1268-1311),一作吾丘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太末(今浙江龙游)人,寓居杭州。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一生不求显达,性情狂放。租居陋巷,以教授为业,因官司受辱,投水死。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
李少红一部穿越版的《红楼梦》差点被口水淹没,争论之间,沉寂已久的“红楼”题材的收藏品也开始火爆起来。和其有关的邮票、小人书、剧照、扑克、电话卡等藏品身价都开始猛涨。 在北京报国寺古玩市场内,一本1988年的旧挂历被摊主开出了400元的高价,而且还是一口价。而在新版《红楼梦》开播之前,80年代发行的“双玉读曲”小型张不过600元,但是《红楼梦》开播之...
新华报业网讯昨天,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仪式和雕版印刷技艺展馆开馆仪式在扬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扬州古籍刻印社负责人作为传承单位代表,从副市长董玉海手中接过这个“世界非遗”证书。 扬州雕版印刷肇始于唐,发展于宋、元、明,兴盛于清。时至今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还保存着传统的、原生态的雕版印刷技艺。2008年10月12日...
自2007年启动古籍保护工程以来,中国西藏自治区目前已有36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包括明永乐版《大藏经·甘珠尔》、《八思巴之经部》、《格萨尔王克敌制胜记》等。 8日在拉萨举行的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会议对媒体透露了上述消息。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称,2007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启动,当年10月,在西藏图书馆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11月,根据中国文化部《关于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
从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将依省区、机构、类型、文种等多个分卷进行编纂,至此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关注的重大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此外,通过专家的现场考察和评审,以及经文化部批准,会议还宣布包括上海图书馆在内的12家古籍收藏单位被确定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承担国家珍贵古籍的修复和编纂的任务。 《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作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